浅谈无人机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随着新兴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以往的认知当中,“无人机”只是模型爱好者的玩具。但是自从本人从事建筑业信息化管理并且亲自使用无人机后,让我对无人机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不但是模型爱好者的玩具,更是摄影爱好者和从事摄影摄像工作者的专业工具,极大拓展了摄影爱好者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拍出以往拍不出的照片和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新兴能源、公共交通、建筑等领域,以航拍的视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替代人工高危作业环境,收集航拍数据,分析资料与解决方案。
无人机原理简要介绍
其实“无人机”跟以往的遥控飞机模型差不多,主要由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不同点在于现在的“无人机”加入了视觉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它的本质作用就是利用远程遥控技术完成地面作业人员无法完成的“航拍摄影摄像”,并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无人机”要完成工作,除了自身携带的必须设备(摄像,摄影)外,还需要地面远程控制系统、可视化系统、后期图像处理软件、完成一整套的拍摄流程。这一套完整流程也称之为无人机拍摄应用系统。
无人机在建筑业应用中的优点
建筑业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建筑业的施工周期较长,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量大,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等原因 ,导致该行业能耗巨大、效率相对较低的现实。无人机在进入建筑领域后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逐渐替代了部分较为复杂的人工工作,做到细微化与自动化,改变了一部分的传统工作模式。减少了部分劳动成本输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又顺应了建筑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范围:
一、工地测绘与勘察
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需要进行测绘。传统的测绘方式是用全站仪、水准仪在地面上人工测绘,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出地形地貌图,这种方法耗时长、劳动量大。相对于传统的测绘方法而言,应用无人机航拍系统进行测绘,仅需一个人操控无人机就可以完成地形地貌的影像拍摄,再经过后期的相应处理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地形地貌影像图,此方法效率快,成本低、技术含量高。
用于测绘的无人机航拍系统由:飞行平台、远程遥感设备、飞行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组成。可以使无人机在数千米高度范围内获得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高分辨影像,利用数据传输系统将航摄影像传输至影像处理系统软件,后期处理获得高质量的测绘图,然后根据测绘图和建筑物的数据通过3D建模软件建成3D模型,为建筑商和建筑师提供详细的建筑项目工地测绘数据,评估建筑物以及周边施工环境。
二、建筑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无人机应用依托无人机平台、实时监测系统、信息系统。根据现场管理需求,设置实时监测,获取监测视频、音频信息,通过信息存储到数据服务器,然后进行判断运算,为现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建议,可通过移动终端申请访问数据库,调取历史施工现场信息。连接报警装置,针对性发出警报。
具体可以应用在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企业宣传、等工作中。
(一) 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涉及人和物两个方面。“以人为本”人的安全在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无人机主要通过: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装备,及人员所处位置判断施工人员安全,并作出安全警示。
(二) 进度管理
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功能,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拍摄现场施工情况,识别施工进度;通过对比图像的前后变化判断现场人员工作状态,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适当调整劳动人员配置,优化现场施工结构。
(三) 质量管理
将无人机应用于建筑高危地点、工作人员不便到达的地方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通过影像数据传输到后台中心,方便管理人员判定施工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四)企业宣传
通过无人机拍摄工程竣工后的整体照片,对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进行相应整理后可以用于项目或者企业的工程展示宣传使用。
三、无人机在建筑业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无人机的角色或许在建筑行业中会越发重要,可以解决我们人类和重型机械无法到达的地方进行航拍影像,借助软件的算法,实现我们的工作需求,但从目前无人机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应用来说,还存在以下实际问题:
一、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不利于无人机飞行,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碰撞导致坠机;
二、 某些区域因信号干扰的问题,无法正常遥控无人机,比如机场附近,军事管辖区域等;
三、 无人机的稳定性易受环境、天气、以及无人机操作者自身技术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发挥最佳的工作状态;
四、 电池的续航能力比较差差,需要频繁更换电池;
五、 无人机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普及还不够,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到今提升了大约239%,但仍未达普及的地步。
尽管有以上不足之处,但是并没有阻挡无人机在建筑业当中的应用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建的需求越来越多,笔者相信无人机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为建筑业中必不可少的得力工具。
(供稿:曲涛/编辑:曲涛/责任人:余燕君)